突破瓶頸,探索綠色生態殯葬新路徑
發布時間:2023-12-15瀏覽次數:147
我國人口基數大,死亡人口絕對值高,且近年來呈持續上升狀態,據不完全統計,2022年死亡人口1041萬。長遠來看,采用傳統的方式安葬逝者,將面臨嚴峻的生態破壞和土地供應緊缺的困境。
自2014年全國殯葬工作會議提出節地生態葬目標后,民政部等相關部門一直在致力于推動殯葬改革。
2023年11月22日,民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《民政法規制度建設規劃(2023-2027年)》的通知中明確要求:“深化殯葬改革”、“開展林地草地和墓地復合利用研究論證,探索綠色生態殯葬新路徑。”
https://www.mca.gov.cn/n152/n166/c1662004999979995925/content.html
殯葬從業者的思考
突破瓶頸探索綠色生態殯葬新路徑,是當務之急,是解決當前殯葬業困境的途徑之一,也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。楊藝作為殯葬行業領創者,緊跟政策導向,嘗試通過科學規劃和管理、創新殯葬方式、開發新型環保材料、再生資源利用探索等,希望在實現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的同時,為逝者和家屬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關懷。
PART1
擴容增量 凸顯生態效應
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墓園的規劃設計需要從生態效益出發,并與社會效應、經濟效益達到共贏。對老舊墓園有限增量以及碎片化土地進行梳理盤整再開發,新的規劃設計要凸顯綠色生態理念,通過科學規劃和管理,提高墓地利用率,加大綠化面積。同時也要考慮墓葬環境的藝術美,融入當地風俗文化,充分考慮當地風土人情接地氣,實現文脈傳承和“逝有所安”。
寧波大同公墓 碧波閣:每畝平均產出約1082穴。
上海市天逸靜園:原12畝左右的儲備用地,經重新規劃后,可利用安裝面積達19畝,共可安葬雙穴9000余座。
PART2
創新節地生態葬
少占地、少耗資源、少污染的節地生態葬,是我國殯葬改革的大方向。因地制宜的創造出各種葬式,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,在節地、生態循環的同時,綜合考慮土壤類型、氣候條件、植被種植等因素,創造利于植物生長的綠色空間,確保逝者的骨灰能夠得到合適、合理的安葬,為逝者打造生態安息之地。隨著政策的引導、生態葬的人性化,群眾觀念的改變,壁葬、花壇葬、草坪葬、樹葬等生態葬式逐步為人民所接受。
少占地、少耗資源、少污染的節地生態葬,是我國殯葬改革的大方向。因地制宜的創造出各種葬式,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,在節地、生態循環的同時,綜合考慮土壤類型、氣候條件、植被種植等因素,創造利于植物生長的綠色空間,確保逝者的骨灰能夠得到合適、合理的安葬,為逝者打造生態安息之地。隨著政策的引導、生態葬的人性化,群眾觀念的改變,壁葬、花壇葬、草坪葬、樹葬等生態葬式逐步為人民所接受。
NFC數智化草坪葬
PART3
新型環保材料的探索與實踐
新型環保材料也是探索生態殯葬的一個重要方向。通過科學研發、合理使用和管理,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消耗,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,推動行業向更加環保、可持續的方向發展,為保護環境和生態做出貢獻。
楊藝研發的可降解生態陵寢產品,適用于深埋、生態葬等,可實現循環安裝,從源頭上解決墓園土地枯竭的痛點。土壤降解周期9個月,江海葬降解周期24小時,降解后不對土地、水質產生任何危害。
已取得經口毒物檢測合格
促進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
突破土地瓶頸擴容增量,探索減少資源消耗,推動生態循環,促進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,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,是楊藝人對生態、對社會的責任。
上一篇:每月英文主題|看世界,一起去旅游
下一篇:Y·CAFE|圣誕限定福利來啦~